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160220O94-0
2016年6月29日晚,武汉工程大学副教授、“秋叶PPT社群”创始人秋叶做客群幂直播,向大家阐述了他在运营社群时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三个方法,那就是增加连接度、增强情感度和提高参与度。
 
大家好,我是秋叶,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交流关于社群运营的问题。我相信各位都加了非常多的群,有QQ群,也有微信群,但不管什么样的群,可能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现象:一开始非常活跃,但过不了几天,最多一个月,就没有活跃度了,慢慢死掉了。大家呆在群里,每天只看到有几个人发发表情,问问好,偶尔丢一篇文章,于是便不知道这个群有什么价值,自己在群里有什么用。
 
这种情况,不仅仅是你们在运营中遇到过,我也遇到过,然后我就开始观察这些群的特点。我加了很多群,大部分都死掉了,其中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我的一个小伙伴群叫“69群”,成员都是PPT高手。这个群在2012年成立,到今天有四年时间,还极其活跃。每天里面都有各种灌水、话题发起和无节操讨论,什么东西都能聊。
 
这件事情让我陷入了深深思考:这个群能保持四年,到底做对了什么?
 
然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,很多群看起来有很多人,但是这些人彼此之间的连接度非常低。有的人只是呆在群里,可能和群主还不是个人好友,和群友之间根本就没有连接。
 
关键一:打开社群成员之间的连接关系
 
所谓连接度,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了解和交流。比如说我们两个人是好基友,我肯定有你的电话号码、微信号、QQ好、邮箱号,甚至还知道你老婆是谁、你老婆的电话、你老爸住哪里、你老妈做的菜好不好吃……当有了这些深入的了解,即使我们俩离开了这个群,我们的连接不会轻易消失。
 
换个角度来讲,如果两个人真正建立了深度的连接,他们在群里还只是彼此相望吗?可能他们早就加了微信好友,交换了电话号码,甚至还在一起约过饭。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群里面应该拥有的社交关系。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人和人之间绝不能只是在群里产生社交关系,还应该在社群之外也产生各种各样的连接。线上聊百次,不如线下见一面。因为见一次面,所有要交换的核心信息马上就会交换到位。
 
然而,很多社群仅仅只是个群组,有一些人在里面,但是对成员完全不了解。所以,我们运营社群的第一步就是,想办法打开群员之间彼此的连接关系。拿我的“69群”来说,是如何马上建立起丰富的连接的呢?
 
群主是一个社群最大的连接点,新成员都是群主邀请进来的。因此每个成员进来之后,我会首先让他做自我介绍,告诉大家是哪里人、在哪儿上学或上什么班等。最重要的是还要曝一张素颜照,只要新伙伴把照片一丢到群里,就能引来强烈反应。男的来了,女孩子会上去调戏;女的来了,男孩子会过来谈家常。所有的小伙伴都会问你有什么爱好、是否单身、有什么特长。新来的就得赶快把自己的公众号、微博、作品甚至是私房照丢过来。
 
通过进行自我介绍和接受调戏,大家如果喜欢你,第二步就会主动加你好友,关注你的微博,连接度自然就提高了。同时,我们“69群”的小伙伴还经常做微博接龙,互相在公众号里点赞、打赏和转发,进而建立起更为复杂的连接。
 
一个人之所以会感觉到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,是因为你能在很多地方不经意地看到这个人的名字。今天你看到他在QQ空间里留了个脚印,明天在朋友圈点赞看到他的头像,后天在哪个群里潜水时看他出来冒了个泡。虽然你不一定直接和他交流,但他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圈和社交圈里,你会不知不觉把他当做自己人。一旦有了这个感觉,才会成为社群。
 
而网上很多群,只是设了个小编,每天发发红包,发点干货,弄来弄去,也只是成员和小编加了个好友,连接度很低。
 
很多人说我的学员群管得好,有那么多群,每个群两千人。其实我的群活跃度是超低的,因为白天不让说话,周一到周五也不让说话,但为什么大家不走呢?关键也是连接度问题。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 
我给大家数一数,我和我的学员连接到底有多少。
 
首先,学员要到网易云课堂买我的课(1),而交钱是一种高强度的连接行为。交了钱之后,他们到课堂学习,需要答疑,答疑要在微博给我发私信(2),自然要关注我的微博(3)。我会把QQ群号发给他们,他们加了群(4),还可以和我小窗私聊(5)。如果学员非常优秀的话,我会鼓励他在微博交作业(6),关注微信公众号(7)。如果交的多,我还会把自己的微信号默默告诉他(8)。这样一来,仅仅花钱买我的课,在成为QQ群学员的过程中,每个人至少和我有八个维度的连接。
 
即便是超过了八个连接,我还觉得自己的学员群活跃度非常低。不过这也是我有意控制的,因为目前团队的管理水平、人力、物力,还不足以做活跃度高的群。但拿我的学员群和别的群相比,我们的连接平均超过六个维度,而网上很多号称有几百个、覆盖几十万人的群,其成员和团队的连接至多两个维度,并且还累得要死。
 
我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学员群活跃度低,不是特别理想?是因为群里的成员虽然有联系,但频度很低,大都是群成员和我们团队的连接,而群员之间没有丰富的连接。这就涉及到运营社群的第二个关键点,那就是增加情感度的问题。
 
关键二:增强群成员的情感度
 
要想在一个社群中创造出情感,就得让大家互相了解,互相关注对方的行为、各种各样的喜好。只有先了解一个人,你才知道他是否和自己是一队的,才会选择要不要去支持他和帮助他。
 
以我们两个月前成立的“知识型IP训练营”为例,我觉得,一个训练营里面能够建立大家情感氛围最有效的方式非常简单,第一就是发红包。当你在一个群里,觉得这个群对你好,可能就是因为有很多人给你发红包。而发红包的理由也很多,比如过生日、很棒的发言、做了漂亮的工作等,大家喜欢你,就会给你红包。
 
很多人会觉得,抢红包只是互动好,但抢完就跑了,对群不忠诚。这就涉及到发红包的方法问题。如果每天只是群主发红包,效果肯定不好。好的群应该是大家互相发红包,而不是一两个人像讨好大家一样发红包。
 
所以,我们要建立起发红包的氛围,这个氛围就是大家赞赏别人真正值得赞赏的事。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 
在知识性IP训练营里,很多成员喜欢我们的氛围:看到谁做得好,马上给他个红包。在发红包的时候,我觉得不能只是我来发,于是就找了几个在群里活跃度非常好的妹子,让她们发,我来掏钱。这是为什么呢?
 
一般来说,发红包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高势能的人给低势能的人发。比如我是大哥,我手下有很多小伙伴,如果我每次发10块钱,大家会怎么看我这个大哥,肯定是不舒服的。所以我发红包的方式是,尽量少发,但每次要发个大包,让群里的人都能抢到。这是做大哥或者做群主的人发红包的策略。
 
但如果让群主天天发大包,也受不了,一方面有金钱压力,另一方面也会对群中的文化产生负作用。此外,群主发红包,大家会觉得反正是要求大家做事情,不会有感恩心理。这就需要第二种发红包的方式,就是让异性同势能的人发。
 
人有时候需要有成就感,能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,就是感觉自己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,而不一定是某一个人的认可,除非那个人在你心里很重。发很多小红包给一个人,这个人得到的成就感,远远超过得到某一个人的肯定。
 
所以,在运营过程中,我找到几个妹子给大家发小红包,比如一块一毛一、两块二毛二、五块二、六块六、九块九等。当这些小红包,由几个妹子发给一个人,如果这个人还是个小男生,或者中年老男人,当然感觉非常爽了。更重要的是,这几个妹子红包一发,也能诱发其他人也发红包。对比一下,肯定比群主一个人给他红包爽。
 
假若发红包的妹子还是个软妹子,声音好听,长得好看,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你红包,你就会激动,你一激动,就会想表现,一表现就会失态,一失态就会有人围观,一围观就有了情感氛围。
 
除了这种妹子发红包外,还有一个技巧,就是鼓励大家在群里发定向红包。也就是说只把这个红包给一个人,其他人不要抢。一旦大家在群里养成了发定向红包的习惯,群的情感就会发生微妙的联系。我们训练营里有个内容官,感冒发烧了,还坚持把大家的聊天内容整理出来。我在群里说了这件事,结果两百个人中有三十多个给他发红包,你说他感不感动,你们感不感动?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

 
我还给小伙伴们讲,不要仅仅在群里发红包,还可以加大家好友,私下发。一般两个人的关系进化到私下可以发小包的关系,整个社群就开始有了化学反应。有的人有微信公众号,有的人写了简书,我会鼓励大家去打赏,以此增强大家的情感联系。
 
其实在这个世界上,如果能用钱解决的问题,往往是最有效和最快的。我们在社群里用小额金钱来表达对别人工作的赞赏,比天天点赞而什么都不给你,更容易建立起情感联系。我们内部做培训时,关于红包的题目要讲一天。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用钱去调动别人,天天讲干货,是很傻的。我喜欢“真爱也要打钱”这句话,但不是说打钱是唯一的行动,它只是建立情感联系很有效的手段。
 
尤其是在大家还没有建立初步关系和彼此信任时,人家不陪你玩怎么办?所以,钱是一个敲门砖,是一种激活的手法。当然,并不是说只能发红包,还有其他激活手段,比如我们搞会诊、语音分享、看相、聊八卦等,也都是增强情感氛围的方法。
 
难题会诊:我们让一个小伙伴把他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讲给大家,然后让大家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。如果一个晚上,这个人得到了几十个人的自我经验和建议,你说他感不感动?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情感交流的方式。今天,我们所有的群员都在帮一个小伙伴填高考志愿,他是一个PPT天才,但天才也要填志愿,大家都给他出谋划策。
 
语音分享:我们要求每天早上和晚上,轮流有一个成员来给大家分享一本书,不能只是抄一段话,而是有感情地把书的精华和观点,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来。因为声音是有温度的,我们会感到这个人很酷或很幽默,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。
 
畅聊八卦:任何活跃好的社群,一定要聊八卦。我们“69群”里这些PPT高手几乎把每个人都八卦了一遍。八卦什么呢?和老婆关系好不好,怎么教育小孩的,爸妈病了怎么办……比如最近我们前面有个楼的住户,晚上打游戏,通宵煤气没关,早上起床抽烟,结果把隔壁左右的房子都炸了。我把这个事情丢到社群里,大家都在谈这个奇葩,聊得很嗨。
 
每日一问:也就是每天问一个问题,让大家回答。今天的问题是,你这辈子上一次情绪失控是什么时候,因为什么事。很多人都冒出来了,有个群员说他买了戒指,到海边向女友求婚,但女友告诉他自己劈腿了,他盛怒之下就把戒指丢到海里,马上拿起箱包,买飞机票走了。
 
以上就是我们“69群”、“知识型IP训练营”每天发生的事。通过这些活动大家会感觉社群成员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,热情,热心,热闹,情感关系自然就浓厚了。但是,不是说有了情感连接,我们的社群就能走过来,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提高成员的社群参与度。
 
关键三:提高成员的参与积极性
 
很多社群到了最后,往往是一小部分人很活跃,而大部分人都在潜水,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死掉。所以,我们要设计各种各样的玩法,激活成员的积极性,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。我的社群现在主要有两个玩法:
 
第一、角色扮演法
 
我们给社群设置了非常多的角色,比如“内容官”负责整理聊天内容;“会诊官”搜集大家想要咨询的问题;“分享官”到网上去寻找能和大家分享想法的人。此外,还有“打赏官”、“提问官”、“晨读官”、“看相官”,等等。
 
总之,我们一旦了解到群里的某个人有什么特长,就给他一个“官”当,让他每天发挥特长,服务大家,和群里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。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用运营激活社群活力

 
中国人还是比较容易听“官”的话,愿意给他捧场,而群员一旦封了“官”,也就有了责任感,有了参与工作的积极性。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的训练营在两个月内,天天刷屏,活跃度很大。
 
比如今天晚上,我本来要在群里给一个小伙伴做会诊,但是因为要来这边做分享,他们就要等我一个小时。但我一点也不担心,因为小伙伴们把整个场面都撑起来了。我不在,他们也能正常交流。
 
第二、游戏互动法
 
一个社群要想得到每个人的认可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设计很多玩法。为此,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游戏,最后发现一个好的游戏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,门槛低,简单易行,不给大家增加麻烦。
 
最近我们设置了一个游戏叫“曝照”,先给群里每个成员编号,每天抽十个人,抽到谁,谁就要曝一张自己的照片。有的人死活不愿意,我们也不强求。
 
其实,很多运营社群的方法就是原来搞论坛、搞游戏那些基本的东西,拿过来用就好了。不要发明新东西,这个世界没什么新东西。这些招式看起来很土,但实用,因为它们符合人跟人之间交往的基本逻辑。我喜欢有情感的人,能和我在各个方面连接起来的人,只有这些条件满足了,大家才能谈,才能在一起做事情,产生价值。
 

传说中的好社群,到底做对了什么?

 
一个好的社群应该要让大家有参与感。比如我做分享,从来不要求用机器人,我希望真正和大家一起聊。每个人都可以说话,你们可以反驳我,我也可以反驳你们。对和错往往是相对的,可能我错你对,可能你对我错,也可能大家都错了,但只要互相交流,参与感就有了。我很在意这个参与感。
 
当然,做社群肯定不是以上这三条就够了,但是如果一个社群没有建立起多维的连接度、建立起群员之间的情感联系、建立起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的机制,我们建的群根本不是社群。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了,我们的社群就有可能往上走一个台阶。

想获得更多的用户,请点击链接:ASO优化服务介绍

本文作者@150幂由(APP顶尖推广)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!

1

扫一扫 微信咨询

联系我们 青瓜传媒 服务项目

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

本文经授权 由青瓜传媒发布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opp2.com/15255.html

《免责声明》如对文章、图片、字体等版权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广告投放 找客户 找服务 蘑菇跨境
企业微信
运营大叔公众号